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新闻动态
新闻搜索
 
 
文章检索
    以劳务外包之名 行劳务派遣之实
    作者:    发布于:2018/8/9    浏览次数:526

    青岛劳务外包网报道,“我们有一半的员工都是派遣来的。”王明(化名)指着办公室告诉劳务外包网工作人员,小企业就这么多人,现在用人成本在增加,劳务派遣至少可以减轻一些压力。王明是厦门一家传媒公司的负责人,公司成立3年来,对于劳务派遣的需求一直很高。 青岛劳务外包网了解到,像王明这样的企业主不在少数。

      然而,新修订的《劳动合同法》(下称新法)对于劳务派遣工占企业用工总人数的上限有望锁定在10%,这让不少企业开始“以劳务外包之名,行劳务派遣之实”来降低用工成本。

      换了名目,性质没变

     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,由实际用工单位向派遣劳工支付劳务报酬,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,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。

      劳务外包则是把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一个服务机构。

      王明告诉青岛劳务外包网工作人员,下一年公司的劳动合同将不会再与派遣公司签订,而是与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签订。原来派遣人员的工作性质不会改变,人员也没有调动。王明口中的新公司,实际就是劳务外包公司,将派遣变为外包,实际上只是换了个名头,一样可以同工不同酬。

      “不与员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,企业可以规避风险,一旦发生劳动纠纷,用工方并不会直接参与处理。”人力资源服务商“前程无忧”职场顾问王剑坦言,为规避新法对劳务派遣的监管,一些企业采用“劳务外包”的形式,例如,一些传媒企业会把影片制作、后期加工等业务外包给自己管理的劳务公司,用人单位的“临时工”变成了劳务公司的“正式工”,可事实上还是企业的临时工。

      主要目的是控制成本

      王明告诉青岛劳务外包网工作人员,如果把派遣工比例控制在10%,那会多出至少20%的人需要提高工资和福利,这部分压力不小。

      青岛劳务外包网了解到,成本控制是许多中小企业选择劳务外包的主要原因,而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,“外包”则是由于控制编制。

      上海一家大型物流企业相关负责人郭女士则表示,公司根本没有那么多正式员工的编制,只能用“外包”的人。“不要说一线的人员,就是很多坐办公室的白领,也没办法都签正式合同。”

当前位置
脚注栏目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25 青岛联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